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兵团精准扶贫实施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18年06月11日 信息来源:兵团调查总队 编辑:兵团调查总队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兵团调查总队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几年来,兵团不断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为进一步了解兵团精准扶贫实施效果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2月,兵团调查总队组织一师调查队和四师调查队对该师精准扶贫实施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一师位于南疆三地州之一的阿克苏地区境内,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总人口31万余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师总人口10%。四师地处天山西部北坡山区,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与啥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境内有3个国家一级口岸。两个师的地域条件及人文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和滞后。

从调查情况来看,一师制定落实扶贫工作考核责任制,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建立贫困人口档案卡;贫困团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顺利推进;“五大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四师各团场均有一套精准扶贫工作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及具体措施,且各项任务均具体落实到岗到人;各团场建立贫困户档案卡。

  二、精准扶贫典型事例

  (一)以产业促就业,带动贫困人群

在南疆,因语言障碍、生活习惯、就业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企业“用工难”和少数民族“就业难”的矛盾比较突出,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虽然多,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却十分困难。为改变这一局面,一师不断加大贫困团场和少数民族集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发展,目前已投入1.27亿元资金帮扶少数民族单位发展经济,增强活力,持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阿拉尔市洁丽雅•新越新丝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洁丽雅)是其措施到位,效果突出的典型代表。

  洁丽雅集团是中国毛巾行业的龙头企业,前身是浙江诸暨县毛巾厂。2010年8月,在新疆阿拉尔市建设了产业生产研发基地,构建了从棉花、纺纱、染整、织造、后整理到毛巾产成品的全产业链。洁丽雅90%以上的员工为新疆籍,其中60%以上岗位提供给了少数民族群众。2016年,洁丽雅一期全线建成投产,预计2017年整个项目达产后,可带来8000-10000个就业岗位。

  几年来,洁丽雅吸引近2000名少数民族员工慕名而来,成为南疆少数民族员工向往扎根的理想企业。其独特的用人模式,有效化解了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难题。洁丽雅通过利用浙江省援疆资金,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校、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设“洁丽雅少数民族纺织班”和“少数民族骨干员工双语技能培训班”,出资500万元设立“洁丽雅少数民族青年就业促进基金”,建立起一个能持续提供有较高素质、懂双语的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库。2015年,还开展“帮一对十”活动,即每个共产党员和管理干部,至少帮扶一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结对10名以上少数民族员工作为联系对象。截至目前,已帮扶结对1201名少数民族员工,覆盖面达67%,加上各族员工之间互相结对,覆盖面已接近80%。同时,阿拉尔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发布用人信息、到各地宣传招聘,洁丽雅现有员工90%以上为新疆籍员工,其中60%以上岗位提供给少数民族群众。

  (二)以团场带特色,发力增收脱贫

  从调查数据来看,四师入户走访的4个团场、13个连队的24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均在6700元以上,最高的达11972元,均高于兵团扶贫要求最低4500元的基本准线。受访的4个团场均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特色帮扶,精准发力,是其实现脱贫的重要抓手。

  六十七团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新增护林、保绿、保洁岗位100个,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利用发放扶贫羊的方式进行脱贫,为10户贫困户发放价值25万元扶贫羊500只。开展“劳力创收”、“促进转移就业”专项行动,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务工脱贫。为确保扶贫成果,六十七团对部分没有职工身份的困难户解决了身份地20亩。2016年底,全团312户全部脱贫,贫困户户均收入2.89万元,人均收入8868元,全部实现脱贫。

  六十八团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如伊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安排贫困户72人就业,还通过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等措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2016年底,全团扶贫户97户、168人实现户均收入14077元,人均收入8127元,全部实现脱贫。

  六十九团精准扶贫工作扎实,举措多样。大力发展香料种植、观光农业,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帮扶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兴边富国扶贫资金和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建立合作社吸纳群众参与探索市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打造伊宁市半小时经济圈,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教育扶贫、两免一补在校生及住校生累计受惠47.5万元,金秋助学为21名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24500元;借助金融扶贫政策,运作好边境团场每户贫困户4万元共计280万元的贴息贷款,帮助贫困户增收。支援地方扶贫,为察县阔洪奇乡建立300平米服装厂,解决80名贫困妇女就业。此外,六十九团每名挂钩干部人手一本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扶贫攻坚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大事小事。2016年底,全团70户171人全部实现脱贫,户均收入24834.2元,人均收入10166.1元,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七十团通过建平台、找项目、捐物资等多项措施,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出发,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收到实效。2016年,有19户年人均收入可达7200元,较上年增加近3700元。2016年底,全团122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均高于4500元。

  三、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推动下,在企业及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兵团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仍有一些值得改进和加强的环节。

  1.政策扶贫受众范围还有待完善。作为贫困团场和边境团场,国家政策扶持具有明显优势,团场能够多渠道多方面获取扶持资金,帮助贫困户脱贫。但自然条件差、发展空间弱的腹心团场却没有机会获得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不能享受各类国家专项扶贫资金,单凭团场一己之力,有心无力,难以实现较高质量的扶贫脱贫。以七十团为例,所辖拜什墩片区地理偏僻,人均只有7亩地,若整体脱贫无论是公共工程还是产业布局,所需投资均非团场自身能够运作。

  2.部分贫困群体脱贫后劲不足。通过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引导,受到帮扶的大多数贫困户能够依靠自身努力,逐步摆脱贫困。但身患残疾和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很难彻底摆脱贫困的局面,经济收入链十分脆弱,仅靠低保、慰问等维持在脱贫线上,发展后劲薄弱。此外,还有部分贫困户主观脱贫意愿差,等靠要思想严重。

  四、意见建议

  1.拓宽思路,确保扶贫攻坚战打响打实。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扶贫工作能取得实效,离不开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要保证打好扶贫攻坚战,主管部门仍需要躬身前行,拓宽思路,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2.完善制度,拓宽政策扶贫支持范围。因地制宜,拓宽对贫困群体和团场的政策支持。可尝试由上级部门调配一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区域内贫困群体整体规划与布局,专款专用。

  3.总结经验,细化扶贫工作措施。加强各责任单位间的横向学习和交流,好的做法(例如69团精准扶贫工作民情日记)可以借鉴推广,促进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提升,进而推进兵团精准扶贫工作率先在西北地区提前完成。